传统文化对照检查材料怎么写,为什么有人说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自信?

用户投稿 17 0

关于“传统文化对照检查材料”的问题,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传统文化对照检查材料”的解答:

为什么有人说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自信?

其实这个问题有些荒谬,仿佛出自一个不懂事孩子之口。文化也是有生命的东西,它和人一样在不断长大,不断在减少着幼稚,渐渐在倾向成熟。也就是说,文化伴随社会进步在不断改变,今天的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进化过来的,怎么就有了所谓对“传统文化不自信”之说呢?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有过面目全非吗?我们的汉字一直存在,我们尊老爱幼的习俗始终主导着人们的意识。还有我们的饮食文化,我们的老黄历,我们的节日气质,无不带有传统的色彩。特别是我们的中医;尽管现在有很多人怀疑其科学性,但对其深信不疑者更是不计其数。这就说明,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没有割裂过传统,仅仅是在文化的成长过程中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而已。提出这一问题的人,想必一定是儒家子女,因为他们满脑子的封建等级思想,主使他们极力推行封建礼制,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他们的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上等地位,还要让人认命,像奴才一样对他们俯首听命,绝对要“温良恭俭让”,不可以有非分之想,更不可以有暴力企图……问题是,世界已进入了高度文明,先进的理念无孔不入地在漫衍盛行,他带出的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生活让人无法抗拒的在接受其心灵的洗涤,传统的东西自然也在随之进化。还要把导致我们逾两千多年都一成不变的腐朽落后的儒家文化拿出来与先进的文明意识进行较量,居然借口我们没有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不是很荒谬和愚蠢呢?可以说,有成长才能表现有生命存在,有进步才能反映生命在成长。长大后对幼时的回忆会让人自笑,但,没有人会觉得那段可笑的过程可以省去。也就是我们都是从幼稚可笑中走来,这个过程亦等同于我们的文化。成熟后不再幼稚并非是对传统的不自信,反倒是因为自信才敢于接受人类共认为先进的新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的理智和我们的虚心。应该说,这才叫作自信;可以直视自己的弱点,勇于改变自己的不足,善于把握机会紧随世界潮流与时俱进。想想看,没有这样的自信,我们会有被人瞩目的今天吗?而被八国联军欺,被小日本辱的时候,你有呼喊文化自信底气吗?

个人觉得,不自信主要是不了解。

很多人能说出不少外国书籍的名字,却说不上几本中国书的名字。大都知道四大名著,白话文认真读完的有多少,更别说以前的线装书了!很多好书看不懂是个大问题!

个人买了国家力推的一百本好书中的几本,《老子》《诗经》之类,结果又买了白话版的对照看。挺麻烦!

拿《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知道的人太多了,问什么意思,绝大多数人懵逼。有没有一种好玩儿、有趣的方式写出来,让人易懂好记。

像有些年没人听相声了,出了个德云社,好家伙相声、大鼓、说书、小调…年青人都开始了解。为什么?

百家讲坛,大家听的津津有味。中国通史,多少人看的久久回味!

都说国学博大精深,光学者了解不行!老百姓读得懂,看的会那才对社会的进步、文明有大帮助。

国人为何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自信呢?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历史客观原因。西方文明确实很优秀,在近代竞争中,中华文明落伍了,以至国家遭受了侵略和掠夺,蒙受很多的屈辱,令国人痛心疾首。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还有人要清算儒家思想,说它是吃人的礼教。不少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信心,主张全盘西化。

二是主观原因。虽然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不少出国留学生和游客有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理。改革开放初期,外国商品纷纷涌入,国产商品与之相比,在质量、设计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加上一些精英的宣传误导,很多年轻人产生了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看法。他们崇尚享受西方文化,轻视甚至鄙视本国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西差距虽然逐步缩小,但崇洋的流毒还在。他们无视中国的发展,也不了解西方的国情,失去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洋奴心理十分严重。近几年出现的精日精美分子就是其中的典型。中国需要重建文化自信,否则怎能算作民族复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统文化对照检查材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统文化对照检查材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